社交媒体

在线社区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就存在,让全球用户能够连接、交流和分享。虽然这些网络极大促进了社交互动和信息传播,但也存在严重的隐私风险—— 社交网络服务的隐私问题不容忽视,这些平台大多由私营公司运营,其盈利模式就是收集用户数据并出售给第三方广告商。 即使你加固了账户安全、锁定了隐私设置,所有上传的数据(无论有意还是无意)实际上都等同于公开。若可能,建议避免使用传统社交网络。

0/15 (0%) 完成,0 忽略

是否完成名称级别描述
基本

社交媒体账户被盗或被接管的情况屡见不鲜。请使用唯一且强密码,并启用双因素认证。

基本

大多数社交网络允许你自定义隐私设置。确保你了解当前公开了哪些数据,以及对哪些人可见。

基本

许多社交网络仍有多种方式可查看用户“私密”内容。在上传、发布或评论前,请思考“如果这些内容完全公开,我是否介意?”

基本

几乎所有的帖子、评论、照片等都会被第三方服务持续备份、归档并公开检索,几乎永久可查。

基本

个人资料信息为黑客提供了丰富的线索,有助于他们定制钓鱼攻击。避免分享过多细节(如生日、家乡、学校等)。

基本

状态、评论、签到和媒体内容可能无意中泄露超出你预期的信息,尤其是照片和视频背景。

基本

公开真实邮箱或手机号会让黑客、喷子和垃圾信息制造者有机可乘,也容易将你的不同身份关联起来。

基本

很多社交应用默认请求访问你的联系人、通话记录、定位、消息等。如果不需要这些权限,请拒绝。

基本

避免用社交账号注册其它服务,及时撤销不再使用的社交应用授权。

基本

如果你要分享带有地理位置的内容,建议离开该地点后再发布。尤其是在旅行、餐厅、学校、酒店、公共建筑或机场等场所。

可选

大多数智能手机和部分相机会自动为照片附加详细的EXIF元数据。上传前请移除这些信息。

高级

可用 Fawkes 等工具对照片中的人脸做微小调整,人眼难以察觉,但可防止人脸识别系统识别。

高级

即使你自己不用社交媒体,其他人也可能不够谨慎,间接暴露你的位置信息。

高级

如果只是浏览,不打算频繁发帖,可考虑用化名和虚假联系方式注册。

高级

社交媒体本质上不隐私,若追求极致安全和隐私,建议完全不使用主流社交网络。

实用链接

推荐软件